“每一步都在预料之中。”关鹏满意地点点头,“到了第三天,鹰的意志已被慢慢消磨殆尽,不再猛烈撞击。猎人会缠绕住它的翅膀,让它倒挂在树枝上,无法入睡。即使只是闭上眼睛,也会被敲醒或用水泼起。”
关鹏又看了一眼密室内的情况,接着说:
“如果熬到第四天,晚上发出各种野兽嚎叫的声音,让鹰感受到无助和孤独,最终乞怜求存。”
他停顿了一下,“一旦它们变得听话,则进入第五天。在这个过程中,猎人们不断测试鹰是否彻底顺从,在风中一起等待黎明的到来。”
说到此,关鹏看向灵鹤,“你知道如何处理囚犯了吧?学会了这驯鹰的方式,今后再也不会有任何口供拿不下。”
关鹏讲述了人与鹰之间的一场激烈对峙。专业驯鹰人最终能让鹰妥协,活下来却失去了那份桀骜不羁的灵魂。同理应用于审讯犯人也同样奏效,任其多么坚定强硬,最终都难逃崩溃。
听完这段话后,灵鹤等人开始准备烛火照亮密室,依照所说的策略行事。
关鹏瞥了一眼关云和管飞两人,心想:“再坚持一天应该就可以成功。”
与此同时,鲁松正与诸葛青一起练习五禽戏,这是华佗当年教导周武用来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久病之后,鲁松更注重身体锻炼。
诸葛青动作明显快且有些敷衍,额头冒汗。鲁松问:“你心里是不是在担心什么?”
练习结束,两人都坐下来。鲁松问:“是不是东吴传来了新消息?合肥还是交州?”
“瞒不过大都督。”诸葛青说道:“这次是关于陆明在拿下南海、苍梧后便按兵不动,孙权屡次下令催促未果……难道陆绩被俘的消息已经泄露?”
鲁松点头,“伯言之所以不愿出兵,恐怕是因为陆绩的安危。他深知一旦不顾陆家人的生死强行前进会导致严重后果,这就是他的困境所在。”
这一刻鲁松感到一阵无奈:
“希望伯言能渡过这一难关。”
至于鲁松自己心头则默想着:诸葛青提到周瑜、太史慈的事时有所犹豫。他知道所有的一切,但也清楚某些话题不该过多谈论。
陈侯的一纸命令下来,他孔肃的手虽然看似清白,但内心深处已经做出了选择,在陈侯与子健之间站了位!
或许那是一次致命的选择。
思及此,孔肃神色有些黯然,立即改变话题:“李将军不是在交州吗?莫要让他误会了子健。我这就修书一封给李将军……陈侯那边或许已先入为主,需得李将军从中调解几句。否则逼急了我怕出事……”
孔肃想到某种可能时,不由一颤。
他迅速取出竹简,奋笔疾书……
见状,周恪的心情也随之变得紧张,忍不住问道:“如今陈侯对我们的猜忌已然无法避免,李将军会保卢子健吗?”
“只要这封信能送达到他的手中,他就一定会出手相助。”孔肃的声音坚定,“我和他共过患难,最懂他的为人。”
周恪知道李明的骨子里虽不算正人君子,却有一个可贵之处:他对内部之人从来不会耍心机和阴险的手段。当年孙坚与黄盖逝世时,他也表现出无比哀痛……他是最不愿见到江东内讧之人。所以我相信这封信送到他手里,只要有他在,交州之乱可以平息,而子健也一定安全无虞。
讲完这段话,孔肃已经迅速地完成了书信,并递给了周恪,千般叮嘱。
“务必亲手交给他可信的人。”
“好……”
周恪应允并起身准备离开……
\"稍等!\"孔肃突然说道,“文雍这次你必须亲自去!”
周恪微微惊讶,意识到事情的重要,不再推辞,向孔肃恭敬道别:“都督保重,此事办成无论胜败,您皆是第一功臣。”
“无需顾及我个人安危。只要你办成了这件大事,你的功劳永载东吴史上。”
说着,他的声音已经略显嘶哑,尽管强自镇定,后背却渗出冷汗。
东吴死掉不少英杰……
子健不能毁在这次争斗,更不能倒在陈侯手下!
...
一张舆图悬挂在南阳县衙堂上。整个房间里只站着关麟和陆恪两人正在聊着这个历史古地的事情。因为关麟打算近期内前往江夏,而这与江夏相连的南阳自然成为了必须涉及的一个环节。
战略上讲:要么拿下来,要不然就得忍受被它拖垮。为此关麟与陆恪细细地探讨这里的一切。
谈话间提到南阳的历史,特别是光武中兴时期,二十八将中有十一个出自南阳;以及它曾经是“南都”、盛产地王豪门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