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2 / 2)

稍作迟疑,大乔还是诚实地报上了她的姓氏,“我……我姓乔。”

她不想在这个热心肠的医者面前说谎。

“好的,记住了,乔夫人,明天见。”貂蝉微笑着,提起医箱背起草药缓缓离开,心中想着天色渐晚,“灵雎该回家做饭了……别让她饿着!”

同时她在考虑女儿前几天提起的所谓“投名状”,不知道这究竟怎么回事。

而在这一端,大乔望着逐渐远去的医生背影,不禁想起自己的妹妹。

小乔——也就是乔琬曾经多么美丽,又多么善良,就像眼前的这位“任大夫”。往日庐江姐妹二人如双姝并蒂莲,在婚配到东吴两大英杰时惹得多少人羡慕。

而现在,不知那小乔在何处,她现在怎么样了呢……

这一刻,想念已经盖过了身上的不适,使得大乔的心潮格外汹涌澎湃。

……

回到庐江郡的某县城,这里是曾辉煌一时的世家大族之地:庐江周氏!他们源自汉初从汝南分支的望族,并且在两汉之间迅速崛起。从汉章帝时期的高官,一直延续到汉朝后期担任要职。然而这一切,在五年前突然改变了。

自孙权批准周瑜进击益州的战略计划后,一切都急转直下。

周瑜在途经巴丘时意外去世,正式说法是因为疾病身亡。可人们心中满是疑惑,周瑜是否真的只是生病离世呢?

留下遗言中的遗憾与不甘:“生命长短有时定数,无须遗憾;只可惜志向未竟无法再为国家效力”。

似乎也在诉说着他无法逃避的命运——终究难逃出掌控之中!

此刻在一间房子里,坐着的正是故周瑜的妻子——乔琬(原称小乔),另一边坐的是侄子孙绍以及太史慈的儿子太史兴。

孙绍的声音轻轻传入耳际:

“姨娘,您一定也想知公瑾叔父前往征讨蜀地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这些问题萦绕心头,仿佛从未散去。

---

备注:

还有一章节会延迟些,大家早点休息吧。

(章节完毕)

### 改写后的文字

文中的关键人物和背景做了适当调整,但保留了主要情节和情感。

---

徐峰也是西进计划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另一个疑点出现在古籍《江表纪略》中。据记载:“刘玄德迎娶孙小姐时,与权密谈后赞叹周瑜:‘此人不仅有文韬武略,更有过万人的气度。恐怕他不久将难以为臣。’”这番话引起了孙权对周瑜的关注。与此同时,益州出现了传言,说将有一人称帝,还有关于王懿妹妹将成为皇后的流言。这让人们对周瑜在西征中扮演的角色产生怀疑,甚至与未来的皇后联想在一起。

此刻,徐峰与太史远侃侃而谈,揭示了近年来通过秘密调查和探查获得的线索,让李氏内心翻涌。徐峰接着谈到,五年前周伯去世,益州进攻计划被搁置,刘备借此占得南郡。他还提到甘平的遭遇、庞德的处境,以及鲁肃举荐庞德给刘备等种种情况,这一切似乎都指向某个人的阴谋。

“姨娘……难道你现在仍认为,这些事与权无关联?”声音压低,但语气更重。不仅是周瑜,连同先辈徐策与太史信之死,亦是迷雾重重。没有确凿证据指证是谁所为,但这众多线索却汇聚到一个人身上——东吴主君权。

所有事件交织,指向同一个答案。“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