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无法享受这样的晚餐。尤其是乡下的村民们,常常挖野菜、磨树根充饥。还有一些人被迫离乡乞讨,只为换口吃的活命。而在城市,只要有户籍,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够分配到定量粮食的。比如体力劳动者的定量是四十五斤,普通市民三十斤,妇女十五斤,小孩子十到十五斤。然而因为灾害和人为原因的影响,粮食严重减产,定量也大打折扣,一个工人现在能分到二十五斤左右的粮,小孩更是可怜。
贾家则更为复杂。家中只有刘东阳有城户口,而阿梅等人并无城户籍,无法获得固定的粮食配额。以前刘东阳还能赚工钱购买一些粮食,现在失去收入来源,只能指望那点配额,很快就会面临困境。看着蓬头垢面的刘东阳依然木讷地发呆,阿梅眼里露出几分轻蔑——这还像个男人吗?他身体残废且心智恍惚,害得她夜不能寐。
“我明天上班去,家里没粮食,孩子不能挨饿。”
尽管贾东阳还在,职位最终由他说了算,阿梅仍必须小心说话以免引起矛盾。待工作安排妥当后才不用过分担心。
刘东阳半晌未语,直到阿梅再次开口:“你听见没有?家没粮食了,不能总借啊。”这时,他才抬头盯着阿梅,缓缓说道:“你可以顶替我的岗位,但有个条件……你明天去上环,别搞出 ** 来的野种。”
阿梅心中一沉,表面却装作冷静:“好,明天就去,希望你说的话要兑现。”
于是,阿梅转身走向易师傅的房间,轻轻敲门:“咚咚咚,易师傅在家吗?”
易师傅和夫人原本睡着,以为又是来借物的邻居,有些紧张,听到阿梅的话语终于放下心思。两人交谈片刻后,易师傅答应见她进门:“小秦呀,有什么事说吧,能帮一定帮。”阿梅微笑着回应:“我想让棒棍认您为爷爷,他一直夸您对他多好……”此言令易师傅激动不已,立刻同意了提议。
“这件事我一定会好好跟老太太商量的。”易师傅脸上充满喜悦和期待,声音都有些发颤,“这事如果行,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她不同意您决定就行呀,我想您这么有能力又有威望,这件事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李老点头称是。如果王大愿意为他养老送终,那么刘家的事情就易如反掌了。
这时,不只是李老激动不已,李大妈更是兴奋无比。她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为李老留下个儿孙。现在终于有了机会,怎能放过。
“老李,你拿个主意啊。”
李大妈唯恐赵秀芳后悔之前的话。李老心里很清楚,瞬间想明白了所有的利害关系,也清楚赵秀芳的真实意图。
可是即使她利用他也无所谓,只要能解决将来养老问题不就行了?这才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大事嘛!
“行,这门亲我们认下了,咱们也不挑吉日了,今天晚上切五斤猪肉庆祝一番。”
李老喜不自胜,急不可耐地说道。
## 当听到要买五斤猪肉时,李大妈立刻表示异议:不是觉得钱贵,只是觉得量不够。
今天的日子如此特殊,光三斤猪肉哪够吃?
她挥挥手豪迈地说:“五花肉切三斤半吧,肥的再切两斤,晚上先做顿丰盛的大餐让我孙子吃个够,多出来的小秦带回去炼猪油拌面,到时候棒小子想吃就有好吃的啦,哈哈。”
现在养老问题解决了,哪怕多花钱又怎样呢?
李老同意她的想法,拍手赞同说:
“还是你们女人心细啊,既然五斤合适,那就照办。”
他又转向赵秀芳,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怎么还站着不动?赶紧去买肉,再打一瓶散装酒,我要好好庆祝庆祝。”他还吩咐她去叫邻里的几位老友。“让他们平时说我孤家寡人,今天让他们看我李老也有孙儿了!”
赵秀芳眼疾手快取出钱和粮票。李大妈看到李老这个态度,放了心,觉得这一招真是走得对。
让王大找个新爷爷,不仅没损失还能得到不少实惠和支持,这可真是一箭双雕的事情。
不过以后的事就等以后再说吧,现在有更重要的是要安排这场聚餐呢。
只见李大妈飞快打开她的藏物小盒,里面满是黑钞、纸币以及各类票证。这一切都被赵秀芳看到了,心中一震。
虽然自己也有不少积蓄和金饰,但明显不如李老这里多。估摸着这小盒子至少有几千块,说不定还有更多的财富没有被注意到。
“怪不得是老资格的一家人啊,辛苦半生做钳工存下这么多家底确实不奇怪。”
她心想,在省吃俭用的年月里攒钱不容易,但也正是如此,才积累了这么丰厚的资本。
接着,李大妈拿了几十块钱,几张粮票和一些糖果放进衣服袋中,“小秦,我这就走了,一会儿带王过去。这些糖果给孩子垫垫嘴,上学会很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