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2 / 2)

“孙队长言重了。”李安然站立起身,向对方伸出手来,“公事为先,我们不会干扰你的工作,请不必在意。”

孙少安感到对方那份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令自己很难升起半分怨恨的情绪。事实上,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曾认为田润叶嫁给出类拔萃的李技术员是最好的安排。

“何至于此,说到工作上的帮助,我真的非常感谢你给村里带来的一切改善。”孙少安作为当前的生产队队长,言语之间透露出更加稳重成熟的风度,“如果没有你早年的协助,大家的生活可能依旧会停滞不前。”

“不过提供了机会罢了。”李安然 modesty 推辞道,“真正抓住机会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是双水村所有人的智慧与努力。”

关于这点,作为负责人的孙少安自然是最为清楚不过了。他知道,在当初参与种植新型饲料作物和尝试室内养殖项目的几个村落中,唯有双水村不仅挺过了初期困难,而且日渐兴盛;而其他村庄则或进展不顺利,或彻底失败告终。

相同的工作,在不同的人物和团队的操作下,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局。这无疑说明了一个重要的真理:个人和集体的选择与执行效率,在任何事情的成败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

“秀莲,今天晚上多做一些饭菜,再来几笼馒头。”孙少安说完后看了看李安然和田润叶,然后说道,“难得你们回来,今晚留下来吃顿便饭吧,我也正好有些关于水培和室内外养殖的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请教你俩。”

在那一刻,孙少安确实放下了心中的某些往事,或者说将那些深刻的记忆深埋在心底。

“这自然没问题,我们现在就来准备。”李安然立刻答应了。

当田福堂从儿子田润生那里听说了女儿田润叶和女婿李安然决定留在孙少安家用餐的事时,他在吸完了一锅烟草后长叹一声。“这样也好。”

他心里非常清楚当初反对田润叶与孙少安的关系给自己女儿造成的伤害有多么深重。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的出发点确实是为田润叶着想。田福堂认为,润叶不是能长时间待在乡下种地生活的类型,虽然爱情听起来美好,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不易时,它可能显得微不足道。正是因为这一点,即便他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方法也要阻止这段关系继续下去。

如今看来,这样的结果似乎是不错的。润叶与李安然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而两家人的关系也在逐步回暖。

当天夜晚,孙少安与李安燃并肩坐在窑洞内的土炕之上;与此同时,田润叶和贺秀莲则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在灶房内另外摆设一小桌共享美食,同时交谈愉快。

起初,两人谈到了最近几年来双水村的发展情况,然后孙少安开始虚心求教关于现代农业技术与实践经验。

李安燃对此表现得十分慷慨大方,对于任何提出的问题都能详细解答,以至于让孙少安感到需要拿出纸笔记录下来。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讨论与分享,菜肴已被重新加热几次。最终,是贺秀莲建议大家在餐后再继续深谈更为合适。

晚宴结束后,李安然又以专家的身份详细地讲解了关于水培植物、室内养殖以及此次带来试用的新型蔬菜温室设施等方面的知识。这对孙少安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收获。两人彼此传授学习直至接近深夜时分。

离别之际,李安然还承诺会赠送对方一批相关的参考书籍。即使未来他不再回到双水村,只要遇到实际困难,孙少安也能够参照这些资料解决问题,持续促进双水村的生产活动顺利发展。

回家的路上,田润叶亲密地倚靠在丈夫身边,享受着那份宁静而温馨的时刻。两人相互理解支持,并不需要过多言语表达。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协助孙少安成功解决了多项种植和养殖中面临的具体挑战,甚至帮忙建造了一个小型示范性的塑料棚室结构,为双水村的农业生产增添了新的希望和发展契机。

这次使用的是塑料薄膜而非之前的玻璃。由于上级领导的积极推动,这种技术简单且生产快速的材料迅速投入使用。当李安然还在岗岗营子时,便收到了上级邮寄来的塑料薄膜,并因此在岗岗营子建设了多个蔬菜和水果的大棚。

这次李安然同样带来了一些塑料薄膜,虽然数量有限,但足以搭建小型示范大棚。这项计划不仅覆盖了双水村,还将在原西县推广建设更多。即便能否广泛推广仍是未知数,但这对田福堂和田福军而言,已经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几天后,李安然驾车带着田润叶前往县城。临行前,孙少安及其妻子贺秀莲前来送别。曾与孙家有些嫌隙的田福堂此刻已面带笑容。自从田润叶与李安然结婚后,田福堂便放下过去的恩怨,不再为难孙少安担任生产队长一事。即便如此,他也意识到孙少安的确是个称职的领导者,对此他不得不予以认可。若非心中仍希望女儿能脱离农村生活的束缚,他对孙少安作为女婿的能力还是有所赞同的。

“这次回县里要待多久?”坐在副驾的田润叶问道。

“大约两个星期,之后我们要去东北。”李安然微笑着说,“答应爷爷的事,当然要说办就办。此外,还有一些必要的物资需要采购。”

在双水村逗留的日子里,李安然不仅关注蔬菜大棚的建设,还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田润生、田晓晨和田晓霞的学习上。虽仅两周时间,但在一系列特别教学方法的帮助下,这三兄弟的学识得到了显着提升。短短十二天内,他们便重温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

通过这些特别的手段,三人的学习效率大大超出了常规水平。即使全国高考恢复之初各地试题差异巨大,但以他们当前的学业状态,考入北华清大的希望极大。当然,未来的具体选择还需听从田福堂和田福军的意见,如果他们希望孩子留在近处发展,省内或市级的重点大学也是不错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