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2 / 2)

这三年来,姐弟二人聚少离多,虽然每周都有通话,也会定期寄东西和写信,但总是不见面,心中总有一丝遗憾。

眼见弟弟终于决定回家,李念内心的喜悦无法掩饰:“那当然了。” 李安然而点头同意。

“找到好的工作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爸只要开个口就好!”李念信誓旦旦地说道。

她并非夸大其词。自家庭养殖业务步入正轨以来,其收益显着增加,这让身为一家之主的李景江的地位愈发稳固。

此外,他平时与各部门领导有着良好的往来,因此解决工作问题对一般家庭而言或许棘手,但对于李家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

“工作的事不着急,或许根本不需要麻烦父亲。”李安然而笑了,“高层不是一向希望我回去吗?现在回来了,难道他会吝于推荐一个好的职位?”

“说得也是。”李念认同地点点头,“无论怎样,能够回家真是太好了。我们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放过庆祝的机会,今天晚上不如外出用餐如何?”

“没必要外出。”李安然而摆摆手说,“都是自家人,家里吃饭便行了。我已经准备了很多佳肴,等你回来品尝,外出人多眼杂不方便。”

“不过,你之前说要帮我们找院子,不知找到合适的没有?今日回来看到秦淮茹他们三个人被释放了,有这几位‘活跃’分子在,今后的日子恐怕不太平顺。”

“正如俗语所说,贼人总有做亏心事的那天,而防守一方岂能永远提防?既然现在我回来了,的确需要一处住所,我不想再与他们纠缠,直接搬离便是。”

“目前的情形与以往大为不同,我们的境遇也有改观,做事应该有远见,无需和那些人计较。没有他们我们也能过得很好。”

“说到住所,有的确是有,只不过太过陈旧了。”李念沉思道,“虽然四合院确实存在,但由于最近的一些变动,购买前需确保没有任何产权问题,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大范围争议。”

李安然而听了这话,并没有露出过多担忧的神色:“房屋破败并不影响大局,姐,你不了解我的能耐。如果不是怕引起太大注意,我不用太久就能建造一个像样的庭院,你信不信?”

“我当然相信你!”李念情不自禁地抚摸着手上的一枚戒指,这戒指仿佛具有某种非凡的力量,即使李安然而称自己近乎得道升仙,她也会无条件相信弟弟,“弟弟,具体有什么要求,告诉我,我去为你寻找合适的住所。”

“有三个条件:一,必须清楚房屋产权,我不想以后再出现什么纠葛。”李安然竖起三根手指,“二,必须是一个单独的院子,而不是咱们这种多人杂居的院落,麻烦事肯定一堆。”

“收房时,将里面居住的人都劝走就已经够头疼了。第三,这个院子的位置不要太偏远,必须要在市区内。”

其实李安然也意识到,改革开放后,作为首都的北京必然会首先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这种发展势头,势必导致周边农村的庭院面临拆迁。

如果说投资价值,在未来的三环购买农家庭院显然更为划算。

不过这类事务李安然自己完全可以处理,没有必要特意委托给妹妹出面。

经过姐姐买下来的院子将成为李安在此地正式居住的地点,其他的私密事项后续他自己会处理。

“别说,符合你说的标准的房子还真是有的。”李念沉思片刻,显得坐立难安,“这样吧,我再去街道办事处一趟,让胖丫帮忙查一下相关的记录,明儿咱再去现场看一看。”

“既已决定长期定居,自然不能随便应付。这事情得赶紧处理!”

事实上,还有一个情况李安然没有透露,那就是76年可能发生一场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

但受蝴蝶效应的影响,大型风暴已经提前结束,这起重大事件是否会如期发生还需观察。

即使这灾害仍会发生,李安也不会盲目地传播有关消息。他不是不愿施救,而是认为这样并不能起到实际效用。

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被人以传播谣言等罪名指责。拯救是必要的,但策略也同样重要。此外,利益因素也不容忽视。

李安然考虑的是,相比由灾祸造成的家庭崩溃和个人苦难,选择迁移到其他地方生存显然是人们更易接受的选项。

当然,这一切都还有待时日观察。

得知街道办事处确实存在适合的房源后,李安然立刻与李念一同前往查看。

此番归来后,他还需拜访居委会王主任。事先去其办公地点见面,倒也未尝不可。

安顿田润叶等人留在家整理客房准备休息后,李安然便随姐姐驱车前往街道办事处,这次他们驾驶的是仿制的悍马h2车型。

实际上,在这些古老的北京胡同中开车,并非是特别愉快的体验。毕竟胡同宽度有限,但这年的拥有一辆车已是十分少见,特别是如此高级别的座驾更是身份的象征,类似于现代人所说的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