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瑶的指尖划过战术桌面的边缘,那里还留着严骁受伤时蹭下的血渍:“她怎么说?”
“原话是‘让那个能掏出八亿盖堡垒的丫头来见我’。”陆沉舟轻笑一声,金属碰撞声从电话里传来,像是在整理装备。
“不过关总,青姨虽然看着慈眉善目,实则是退役的爆破专家,当年在金三角扫雷,徒手拆过三百公斤tNt。她要见你,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窗外突然炸响一声惊雷,映亮关瑶紧抿的唇。
她想起陆沉舟曾说柳青白手起家创立暗锋,从军阀混战的边境地带带出第一批精锐。“见面地点?”
“暗锋总部顶楼的玻璃花房。”陆沉舟压低声音,“那里种满了带刺的虎刺梅,青姨说,在会流血的植物面前谈生意,大家都坦诚些。”
挂断电话后,关瑶立即打开电脑,试图从网络的蛛丝马迹中拼凑出关于柳青的更多信息。
搜索引擎界面的光标不停闪烁,她接连输入“暗锋”“柳青”“青姨”“暗锋安保”等关键词,弹出的页面却大多是暗锋安保的官方通稿,配图里的柳青总是站在团队后排,戴着墨镜或棒球帽,面容隐在阴影里。
为数不多的几张正面照,也只拍到她嘴角噙着温和笑意,耳侧别着暗红色花饰,与陆沉舟口中那个徒手拆解三百公斤tNt的爆破专家形象相去甚远。
财经论坛上,有人猜测柳青出身军工世家,却拿不出任何实证。
社交媒体的小道消息里,她又成了从战场废墟里爬出来的“雇佣兵团女王”,传闻越传越玄,却始终没有实质性内容。
翻遍全网,最详细的报道来自某行业内刊的专栏。
文章隐晦提到柳青在二十年前创立暗锋安保,初期业务集中在战乱地区的人质营救和高危押运,直到五年前才将重心转回国内。
配图是张模糊的黑白旧照,年轻的柳青站在直升机前,身后硝烟弥漫,她背着霰弹枪,眼神锐利。
除此之外,再无更多资料。
关瑶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将网页最小化。
电脑桌面右下角的时钟显示凌晨七点,窗外的雨仍未停歇,细密的雨丝在路灯下织成银网。
她调出暗锋安保承接过的项目清单,发现所有涉及高层决策的合作,签约人都是“授权代表”,从未出现过柳青的名字。
这个发现让她眉头紧锁——能在安保行业做到龙头位置,却将自己藏得如此严实,柳青显然深谙“暗处才是最安全”的道理。
突然,她想起陆沉舟说玻璃花房里种满虎刺梅。
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搜索框里跳出虎刺梅的花语:“倔强而又坚贞,温柔又忠诚,勇猛又不失儒雅。”
关瑶盯着屏幕上的文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看来这场会面,注定不会简单。
不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现如今,她已经不再惧怕任何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