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如遭雷击,双膝再也支撑不住,“噗通”跪倒,额头实实地撞在冰凉坚硬的青砖上,发出一声沉闷的钝响:</p>
“老奴不敢!老奴绝不敢忘!奴婢追随先帝、陛下三十余载,这颗心天地可鉴!若有二心,天地共诛,殿下明鉴,奴婢纵是粉身碎骨,也必护得殿下周全无虞!”</p>
头颅紧贴地面,王安心中却已卷起惊涛骇浪。</p>
泰昌帝的沉疴,他比谁都清楚——自那场来势汹汹、泻止不住的恶疾后,太医们的眼神早就说明了一切:龙驭……不过旦夕之事。</p>
一朝天子一朝臣……若眼前这位少年登基,司礼监这至高柄权,这紫禁城几万太监中如石沉大海,嘶哑的呼号在党争的喧嚣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p>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一年,帝国西南的地基已在悄然开裂。为了填补北疆无底洞般的兵员消耗,明廷大规模的兵源调动导致对西南地区的掌控力急剧下降。</p>
掌控力的骤然松弛,如同按下了一颗延迟爆发的毒瘤——次年爆发的“奢安之乱”,一场历时十七年、席卷滇黔川广的土司大叛乱,几乎榨干了本已枯竭的西南财政与军事力量,将这“万里江山”的锦绣画卷从腹地撕开一道致命的裂口。</p>
这一年,大明帝国的根基,已然动摇!</p>
朱由校收回眺望远方的视线,那扇厚重的宫门仿佛隔绝着两个世界。</p>
曾几何时,永乐朝的巨舰扬帆七海,万邦使者匍匐在金陵城下;曾几何时,仁宣之治的海内晏然,士农工商各安其业。</p>
如今,所有的荣光似乎都凝固在这万历四十八年的深秋,显露出朽木般的质地与裂痕。</p>
他深吸一口闷热的空气,指间那方温润的玉佩被骤然攥紧。</p>
目光越过殿宇的飞檐,死死锁住天边那轮沉落西山的残阳——它如一团将熄的炭火,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天际染成一片悲壮而粘稠的赭红。</p>
“红日西沉犹有升!”朱由校几乎是从齿缝中挤出誓言,一字千钧,回荡在空旷的廊道:“大明倾颓——吾来擎!”</p>
夕阳如血,那正是大明江山的残影。虽已坠向深渊,却仍有未尽的火焰在顽强燃烧!</p>
Ps:每一章的作者有话说都是作者精心调配的佳酿,大家都可以品鉴,里面的图片和配文,对大家理解和代入文章很有作用。(偶尔夹带私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