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捡了芝麻丢西瓜(1 / 2)

分家潮来得快,去的也快。

本以为生产队五十多户社员超过八成会为了多养鸡而分家。

结果两天过去了,只有包括陈伟南家在内的十一户社员在生产队见证下选择分家。

其他社员都因为各种顾虑而放弃分家。

但这都不是陈伟南该关心的事儿。

今天一大早,大舅,二舅,还有几个堂哥,堂弟,就带着锄头,铁锹出现在家门口。

加上陈伟南跟老爹,总共八个壮劳力,一起伺候家里的自留地。

翻地挖坑,把从家中粪坑里挑来的粪水浇在沟坑里当底肥,再把切成块状的洋芋丢在坑里,盖上一层松散的泥土,一株洋芋就种好了。

陈伟南力气最大,跟两个堂哥在自留地跟老宅之间来回挑粪水。

三个长辈负责翻地跟挖坑,两个堂弟轮流种洋芋跟覆土。

八个壮劳力就好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仅一天就耕种完半亩地的洋芋。

…………

大伯陈建国虽然打心眼里瞧不起陈建军父子。

但有一点他不得不承认:陈建军父子在种田跟挣钱方面的能力非常强。

为了让家里今年要养的两头猪有吃的,他决定盯着陈建军家。

他们种洋芋自家就跟着种洋芋,他们浇地自家也跟着浇地,不信养不出两头两三百斤的大肥猪。

得知今天陈建军家开始种洋芋的消息后,陈建国大手一挥,直接放弃上工,全家老小一齐赶到自家自留地翻地。

对比一下子就来了。

陈伟南家八个壮劳力一起做事儿,中间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不带歇的。

一天就种完半亩地的洋芋。

反观大伯陈建国一家,磨磨蹭蹭,干半个多小时后就要坐田埂上休息一二十分钟。

中间不是回家上厕所就是喝水,一天忙活下来,连两分地的洋芋都没种完。

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种的洋芋没有浇底肥。

按照政策,家里的猪粪都是生产队的。

没有肥料,生产队那些良田全都要靠猪粪来增肥。

而土地的肥力又很有限,要是没有底肥,自留地产出的粮食肯定非常有限。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陈伟南只能把主意打到粪水上。

猪圈后面挖了一个粪坑,干的猪粪送到生产队换工分,粪水攒在粪坑里发酵,作为自家自留地的底肥来浇地。

除此以外,陈伟南还在自留地周围挖了一些发酵池。

烂菜叶子,萝卜叶子,剁碎以后埋在发酵池进行发酵。

没事儿的时候娘还回去旁边林子里搜集一些烂树叶扔在发酵池进行发酵。

三个月以后,这些烂菜叶子跟烂树叶就会变成有机肥料。

虽然比不过后世化学废料,但肯定比不用废料要强,还能改善自留地土壤。

两天时间,自家一亩多的自留地就全部种上洋芋。

陈伟南第三天就跟老爹带着工具赶往大舅家继续种洋芋。

媳妇儿跟老娘则去生产队上工。

虽然现在挣的工分不多,两个人一天只能挣十个工分,还没农忙时期陈伟南一个人挣的工分多,但胜在清闲。

在媳妇儿跟老娘看来,这些工分就跟白捡似的,不要白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