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抢站队
“听说了吗,听说了吗?”</p>
“唐王殿下死而复生,程》和募股公告,整个洛阳城瞬间沸腾起来。</p>
西市茶楼里,富豪商贾们挤作一团,争相传阅抄录的章程;东市酒肆中,世家子弟们交头接耳,反复核算可能的收益;就连太学门前,都有学子捧着竹简热烈辩论。</p>
甚至,就连洛阳的城墙外面,生活在此间的普罗大众们也都在疯狂热议这桩新鲜的奇事。</p>
“老张,你识字多,快给咱们念念这公告上写的啥?”</p>
城南平成门外的南市,几个穿着麻衣的商贩围着布告栏叽叽喳喳。</p>
那个名唤老张的布庄掌柜眯着眼睛,一字一顿地念道:“西域开发公司首次募股,每股作价一贯钱,最低认购十股起。凡入股者,按出资比例分享商路收益.”</p>
“一贯钱一股?!”</p>
一位满脸麻子的粮商惊叫出声:</p>
“这俺得卖多少石米才能凑够十股啊!”</p>
旁边绸缎庄的年轻掌柜嗤笑一声:</p>
“王麻子,你懂什么?这可是往西域去的买卖,还是朝廷授权的独门生意,难道还能亏了你不成?”</p>
“我记得家父在世前就曾说过,当年西域商路畅通的时候,有门道的人将咱们京师的锦缎运到那边,一转手就是八倍十倍的利润!”</p>
“十倍?!”周围瞬间响起一片吸气声。</p>
有那年长的商人,突然回忆起数十年前的繁荣景色,不由有些心动,不过也还有人是忧心忡忡。</p>
隔壁珠宝行的李东家就皱着眉头盘算:“丰厚的利润一向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此去西域路途遥远,不说盗匪横行,河西的羌人和西域诸国的蛮夷们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p>
“以往咱们汉商走到敦煌基本就是极限了,再往西走,商队出行多有去无回。”</p>
“如今这西域开发公司我看他竟是想把买卖直接做过葱岭,往安息国去,这钱投出去怕是八成要打水漂”</p>
“诶呦,这倒确实。”</p>
“李东家这话不假啊。”</p>
李东家的话引起周围一片附和。就在众人犹豫不决时,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从人群后方传来:</p>
“诸位糊涂啊!”</p>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此人竟是近些年才在洛阳扎根的马氏商号的掌柜。</p>
“诸位难道没看到吗?这公告上白纸黑字的写着,唐王殿下将亲自出马,开拓这首期商路,当年班超三十六人便可定西域,如今有唐王出马,你们怕个什么?”</p>
这番话说得众人倒是不由点头。</p>
谁不知道唐王苏曜用兵如神?</p>
洛阳城中的百姓更是把他传的神乎其技。</p>
有唐王出马,这事儿倒还真不是那么没有可能。</p>
于是乎,不少人都打算先投上点钱,试上一试。</p>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p>
“既然诸位如此害怕本金损失,不若由我甄氏商号来转购各位的股份如何?”</p>
突然间,有年轻的掌柜走了过来。</p>
原来,对于这首次认购,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苏曜特意设置了每家的认购名额,你再有钱那也不能一口气买成个大股东来。</p>
但是,也不知是这位唐王的疏忽,还是别的什么,马上就有人发现,西域开发公司的股份登记竟然是采用实名制与不记名制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虽然登记时需要实名,但转让时却可以私下交易。</p>
这一发现立刻在商贾圈中掀起轩然大波。</p>
“诸位请看,”甄氏商号的少东家甄俨手持一份契约,站在茶楼中央侃侃而谈,“我甄家愿以每股一贯二的价格收购各位的认购权。今日签约,当场付现!”</p>
茶楼里顿时炸开了锅。王麻子掰着手指头算:“十股就是十二贯,比原价多赚两贯”</p>
“且慢!”绸缎庄的年轻掌柜突然拍案而起,“我出每股一贯三!”开玩笑,谁不知道这甄氏商号乃是唐王嫡系的嫡系,中山君甄姜更是唐王身边第一个封君的女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