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孙策流亡(1 / 2)

孙策流亡

孙策流亡</p>

面对苏曜咄咄逼人的压力,袁绍低头了。</p>

就在行刑日的次日,袁绍便带着逢纪陈琳亲自上门,向苏曜交出虎符和官印,表达了愿意入朝为官的态度。</p>

对于他的决定,逢纪陈琳虽然感到可惜,但不得不说,心中还是长出了口气。</p>

事到如今,确实他们也再也拿不出一个可以抗衡苏曜的对策。</p>

太强了,这个大将军实在是太强了。</p>

你说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也就罢了,但每次攻城破阵都堪称神速,动辄一日破城,让人没有任何反应时间就实在是没有天理了。</p>

当他们还在为一块王霸之基拼死挣扎的时候,苏曜已经如暴风般席卷天下,精华富裕之地几乎尽入其手。</p>

仿佛在这大将军面前,任何坚城铁壁如纸糊一般脆弱,在这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纵使袁绍再野心勃勃,他也不敢拿身家性命玩火。</p>

既然大将军这次给他开了个还算不错的条件,那便从了吧。</p>

毕竟,作为从苏曜征讨匈奴时便一起行动的“老朋友”,袁绍很清楚,苏曜开的条件,向来是政事,位同三公,另赐洛阳府邸一座,黄金千两,绸缎百匹。”</p>

袁绍闻言,心中五味杂陈。这些赏赐看似丰厚,实则都是要他离开根基之地的糖衣炮弹。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俯首谢恩:“臣,谢大将军厚爱。”</p>

“都是一家人,何必客气。”</p>

苏曜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袁绍:</p>

“对了,筱语在洛阳很是想念父母。我已命人备好车马,袁公不妨先派人先将夫人和公子送去,一家团聚。”</p>

袁绍心头一颤,这是要拿他妻女为人质啊!但面上却不得不装出感激之色:“大将军体恤,绍感激不尽。”</p>

就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中,淮南的政局悄然改变。</p>

随着袁绍的归顺,那些还在观望的地方豪强纷纷低头,加快了配合新政的步伐,度田、释奴、缴械三事进展神速。</p>

他们主动将隐匿的田亩如实上报,遣散了大批奴婢,并在官府的见证下重新签订雇佣契约,并将私藏的兵器甲胄也乖乖上交。</p>

一时间,寿春城内外,处处可见奴婢们重获自由后欣喜若狂的身影,也能看到世家豪强们垂头丧气地清点着财产的背影。</p>

于是乎,短短半月间,淮南各地上报的户籍人口竟暴增三成有余,新垦田地更是不计其数。</p>

就当苏曜在淮南大搞新政,一切顺利的时候,在江东的孙策却已在不知不觉间深陷险境。</p>

他万没想到,自己翘首以盼,等来的船队并不是预定中的援助,而是一队逮捕捉拿他的精兵!</p>

“好像不对劲,我观这船只吃水颇浅,不似之前满载货物的样子。”</p>

说话的人竟然并非周瑜,而是他身边一小儿孙权。</p>

这也没办法,孙策这次逃亡,虽然想拉上好友周瑜一起,但周家在舒县有家有业,且官府明文追捕孙策这个术贼余党。 以如今形势的发展,虽然周瑜有心帮扶旧友,但却实在无法抛下家族,只能含泪目送孙策离去。</p>

因此,此时陪伴在十六岁的孙策身边的,只有自己年幼的弟弟。</p>

比历史上提前数年流亡,最大的问题还是他没有父亲旧部的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