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对啊!”</p>
“咱们这里有三十年的粮食,只要坚持死守,我等唯杨校尉马首是瞻,钱粮女人校尉均可自取啊!”</p>
杨定坐在大堂上,眉头紧锁,听着这些董氏族人们的哭诉和哀求,脸色阴沉不定。</p>
他深知,眼前的局势已经对他极为不利,董卓的败亡如同晴天霹雳,让他措手不及,作为董卓麾下的将领,自己此刻的处境也变得十分危险。</p>
有那么一瞬间,杨定都想干脆投降得了。</p>
但是,不得不说,财帛动人心,权力迷人眼。</p>
本来只是个别部司马的自己如今因守郿坞被升校尉,董卓一死,他更是成了全城的支柱。</p>
听那些董氏族人的说法,只要他愿意守城,那董家的钱财和女人就都属于自己了。</p>
这比起朝廷开出的价码显然要高上许多。</p>
他在战场上搏命不就是为了能好好享受吗,现在能在这城中当几十年的土皇帝,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啊。</p>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能不能守住郿坞。</p>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杨定还是很有信心的,进攻者不过三千余人,他守兵数量虽然只有两千,但考虑守城优势可以说轻而易举。</p>
但是,要凭这两千人坚守几十年,那杨定可就没有什么十足的把握了。</p>
不过,要说让他轻易放弃眼前的富贵,那也绝不可能。</p>
于是乎,杨定一边安抚董氏族人,趁机把权力攥在手中,另一边他也悄悄的派人出城谈判,坐地起价,希望谋取更大的利益。</p>
不说拜将封侯吧,最起码这郿坞城的钱财都要归他所有吧。</p>
然后最好再能给他外放一地,搞个太守当当。</p>
他杨定不稀罕朝廷的高官,只要到外面当个土皇帝逍遥快活那就足以。</p>
故而,对首次谈判,杨定可谓狮子大开口,不但要为自己保留军队和地盘,争取一个实权诸侯的地位,还顺带也保了手董氏族人,也算为自己的恩主尽了份努力。</p>
然而,且不说如此得寸进尺的条件苏曜和朝廷都不可能接受,就凭皇甫嵩自己,屡铸京观,嫉恶如仇的性子,他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那些董贼余孽?</p>
于是乎,皇甫嵩没有回绝,也没有答应,只是让李氏兄弟派出西凉军旧人入城继续谈判,与其虚与委蛇,同时加紧自己计策的布置。</p>
就这样,不明就里的杨定与皇甫嵩的使者是你来我往,对每一个细节都锱铢必较,光谈判就搞了七八日的时间。</p>
“不对啊!”</p>
“杨校尉,依我看咱们要不差不多就行了吧。”</p>
“这般拖延下去,感觉情况不妙啊。”</p>
面对亲信的劝谏,杨定杨定心烦意乱。</p>
漫长的谈判几乎耗尽了他的耐心,但是他又不想降低自己的待遇。</p>
结果,就在杨定犹豫不决的时候,万事俱备的皇甫嵩一口气通盘否定了他的要求。</p>
“告诉杨定,朝廷的耐心是有限的。”</p>
皇甫嵩对前来传话的使者冷冷地说道:</p>
“他若真心投降,朝廷自会按照最初的承诺给予安置和赏赐,但若他贪得无厌,继续顽抗,那等待他的将是朝廷大军的铁蹄!”</p>
杨定听完使者的汇报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没想到皇甫嵩如此不给面子,竟然敢糊弄自己!</p>
“打就打,我就不信你这点兵还能拿下我郿坞城来!”</p>
杨定决定以打促谈,在守城战中给皇甫嵩来点教训,让他自己不好惹,给出更高的条件。</p>
然而,他却没想到,自己之前摇摆的态度已经做出了极坏的表率。</p>
由于杨定本身有意谈判,只是以郿坞和董氏族人为筹码,故而他并未严厉打击皇甫嵩对城内投射的劝降信等情况。</p>
结果,在他这几日悄悄谈判的时候,皇甫嵩四面楚歌之计也没有停下,劝降信的影响也在城中愈发的扩散。</p>
而且,不止是劝降信。</p>
李应和李利等降将,这几日还组织了西凉老乡团每日在城下喊话劝降,夜夜高唱故乡之音,痛斥杨定不顾老乡死活,只谋自家私利。</p>
乃至于当得知双方谈判破裂后,不少城中守军气的大骂杨定无耻,竟然连夜放下吊篮,趁夜逃亡投奔皇甫嵩军营。</p>
郿坞城坚固的防御,就这样被皇甫嵩不费一兵一卒的撕开了裂口。</p>
敌我之势异也。</p>
这时,后知后觉的杨定才终于明白过来,自己这是中计被耍了。</p>
他是又气又急,一下子就慌了神。</p>
然而,局势的发展已不再能由其左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