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他们答不上来,就趁机将其一网打尽。”</p>
董卓一听,确实是个稳妥之策,也不怕真的冤枉了好人,唯一的问题就是:</p>
“那如果他们不敢来呢?”</p>
“如此,末将愿亲自率领禁中虎贲兵士,协助相国平定叛乱!”</p>
且说这边董承答得是慷慨激昂,那边的李家兄弟则是完全慌了神:</p>
“什么?!董公要杀我们?!”</p>
“伍校尉,你此话可能当真?!”</p>
原来,就在董承去向董卓告密的时候,越骑校尉伍孚也在王允的授意下前来离间:</p>
“李校尉,此事乃千真万确。”</p>
“你们应知我与王子师有旧,他是亲口告诉我,相国见苏曜势大,已成惊弓之鸟,欲挟皇帝再次弃城而走,逃往郿坞!”</p>
“郿坞?!”</p>
李利和李应两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p>
董卓要跑,他们是有预感的。</p>
不然,董卓也不至于突然住到了军营,还让他们尽快动员兵士,备好数日粮草等。</p>
但是,逃到郿坞却是没人知道的。</p>
虽然董卓过去曾经在酒宴上戏言过,他雄霸天下倘若失败,就要退守到那里,在郿坞活到老死。</p>
可是,所有人都没把这太当回事。</p>
一方面凉州边军们,都是死生看淡,活一天是一天。</p>
另一方面,他们也不相信董卓真的会放弃权威,去那郿坞蹲一辈子大牢。</p>
那样的生活简直是不敢想象啊。</p>
“没错!”</p>
伍孚当即道:</p>
“当时反对者众,但是相国仍一意孤行。”</p>
“他害怕咱们这些校官们也像文臣一样反对他的提议,故而便决定把军权全都握在他们董姓人的手里。”</p>
“你们李氏兄弟联合掌握着长安城近三分之一的兵士,正是他首先要下手的对象。”</p>
“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要派人前来拿你们问罪了。”</p>
李利和李应闻言,脸色骤变,心中充满了震惊和不安,他们从未想过,董卓竟然会如此无情,连他们这些忠诚的部将都不放过。</p>
“不能吧。”</p>
“不会吧。”</p>
“相国断不至于如此。”</p>
“伍校尉,怕是你想的太多了吧?”</p>
然而,李家兄弟话音刚落,那边董卓的传令兵便来了:</p>
“二位李校尉,董公有紧急军情相召,请尽快移步至帅帐。”</p>
“啊这.”</p>
李利和李应再次对视一眼,这次他们从对方的眼中看到的是深深的不安与紧张。</p>
这突如其来的传令,无疑让伍孚的话显得更加可信。</p>
两人不敢怠慢,一边让传令兵先回,号称自己交代下军务就过去。</p>
另一边立刻紧急求助伍孚,询问有何对策,可以解开误会。</p>
“两位校尉啊!”</p>
伍孚跺脚:</p>
“如今这般时候了,哪里还有时间解释的开误会?”</p>
“相国如今已经是输红了眼睛,不管不顾了。”</p>
“他现在除了姓董的,恐怕谁都不会相信。”</p>
“为今之计,若想活命唯有举兵自保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