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危若累卵,李儒举荐高顺
“假情报!”</p>
“谣言!”</p>
“一定是这样的!”</p>
众人议论纷纷,义愤填膺道:</p>
“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情!”</p>
“那匈奴人又没有千里眼,怎么可能我们刚到关中他们就杀出来搞事情了?”</p>
“请董公严审传谣者,以正视听!”</p>
董卓怒目圆睁,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心中的怒火与不安交织。他猛地站起身,大声喝道:“够了!都给我闭嘴!”</p>
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董卓身上。</p>
“无论这是真是假,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p>
董卓的声音低沉而有力:</p>
“传令下去,立即加强北方边防,调集所有可用之兵,务必左冯翊的山口,不能让匈奴人踏入三辅一步!”</p>
“同时,派人前去查探,务必确认匈奴人的动向和规模。”</p>
董卓补充道:</p>
“若是真有匈奴大军来袭,我要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在背后指使!”</p>
群臣闻言,纷纷领命而去,大殿内只剩下董卓和李儒两人。</p>
“文优,你怎么看,也觉得此事有诈吗”</p>
董卓转身问向李儒。</p>
李儒摸着胡子,沉默了片刻后说道:</p>
“此事确实蹊跷,匈奴人虽然近来降而复叛,为祸不小,但北方地形险峻,历来都不是匈奴人进攻的方向。”</p>
“不过再险峻的路,终究是能够通人的,只要有人带领,匈奴人未尝不可从那边过来。”</p>
“带路?”</p>
董卓眉头紧锁,握拳道:</p>
“你是说,有人故意引导匈奴人从北方翻山而来?”</p>
“很有这个可能。”</p>
李儒点了点头,目光凝重:</p>
“如今我军屡屡受挫,朝廷威望一落千丈,引发局势动荡,不排除有人想借此机会给董公制造麻烦,借兵匈奴来打击董公。”</p>
“难道真是苏曜那个混蛋?”董卓双目赤红。</p>
董卓没有忘记,苏曜与匈奴人颇有渊源。</p>
不但扶持于夫罗王子上位,更是娶了一个匈奴人的公主回家。</p>
当时他在京中办的那场献俘大典,更是一度轰动天下,那姓苏的小子也是由此起家。</p>
若说苏曜能够请匈奴出兵干涉,还真不是不可能。</p>
“苏曜有嫌疑,但未必是他干的。”李儒叹了口气。</p>
“这是为何?”董卓问。</p>
“问题在时机!”</p>
李儒目光凝重:</p>
“这个时机太巧妙了。”</p>
“匈奴人与苏曜相距甚远,大军行动更需要提前的准备。”</p>
“除非他一早就能预料到我们会迁都长安,提前许久进行联系,否则不可能让匈奴人如此恰好的赶到。”</p>
“而且,就算他苏曜喊的动匈奴人,但是要如何令那上万匈奴人翻过大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