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樊稠授首,徐荣言败(1 / 2)

樊稠授首,徐荣言败

樊稠授首,徐荣言败</p>

夜色下,火光中,在那阵容齐整的一排排铁骑前,中郎将徐荣勒马而立。</p></p>

他目光深邃地扫视着前方混乱的营地,以及跪倒在地的溃兵,最终将视线落到那匆匆跑来的樊稠身上:</p></p>

“如此狼狈,成何体统!”</p></p>

面对徐荣居高临下的斥责,樊稠此刻心中却满是解脱,甚至感到亲切极了。</p></p>

这是在昨天之前都绝不会有的事情。</p></p>

毕竟两人都是比两千石的官阶,同样实权掌兵的中郎将和校尉们,上下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p></p>

这主要是由于汉朝时,校尉多在地方实权掌兵,而中郎将则是朝廷禁军统领,两人各有职权,除非另有任命,言明统属,不然校尉是完全可以不鸟中郎将的。</p></p>

但是,这一情况到眼下却出现了一些变化。</p></p>

在战乱频发的汉末,各地拥兵渐重,校尉和中郎将都出现了贬值乱发的情况。</p></p>

光董卓的西凉军就派发了四个中郎将,分别是牛辅,徐荣,段煨和董越。</p></p>

这一次,董卓入京便是只带了牛辅和徐荣两人。</p></p>

本来,董卓就说好要再视表现提拔一两个中郎将,为此胡轸、李傕、郭汜和樊稠等人是暗中较劲,相互间谁也不服谁。</p></p>

谁知,这一场仗下来,潮水退去,诸竞争者尽皆身死,这时樊稠已彻底没了那想争人上的心思。</p></p>

看到徐荣,就像看到了亲爹。</p></p>

一方面是徐荣的战绩可靠。</p></p>

在大家都是动辄全灭的惨败下,徐荣在前日取得了唯一的战果,着实令人振奋。</p></p>

而更关键的,还是这位中郎将麾下的部队。</p></p>

这给了樊稠极大的安全感。</p></p>

纵使这般被当面呵斥,他也不觉生气,甚至呵呵直笑。</p></p>

于是乎,樊稠是屁颠屁颠的一路小跑,站到徐荣身前,躬身高呼道:</p></p>

“徐中郎,末将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您盼到了呀!”</p></p>

“您要是再晚来一会,我们可就全完了呀。”</p></p>

徐荣见樊稠这窝囊样心中上火,然而苏曜最近的战绩实在是令人心惊。</p></p>

这其中,更让人胆寒的则是苏曜对高级将领的杀戮。</p></p>

凡是与其直接对抗的将校,愣是没有一人逃得性命。</p></p>

不得不说,这樊稠现在还能好好的活着跟自己说话,已经算是难得可贵了。</p></p>

“那苏曜反贼,勇猛狡诈,你打不过他某也不以为意。”</p></p>

“但是你驻守大营,贼兵未至,尔等便自行溃散,这实在是为将者之耻也!”</p></p>

“你这般带兵,又如何能够打得了胜仗?”</p></p>

樊稠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他也不去辩解,就这样低着脑袋,自愿领罚。</p></p>

甚至,他说得还非常严重,竟直接请求去官免职,向董卓请罪。</p></p>

这家伙,把徐荣都听楞了。</p></p>

顿时,徐荣的脸色变得无比阴沉。</p></p>

败不可耻,谁家将军没有打过败仗?</p></p>

但若是没了敢战的决心,那么留着此人便是祸害无穷了。</p></p>

“樊校尉既然知错便好。”</p></p>

“不过,如今董公亲自护送天子西狩,命我持节督战,争取时间。”</p></p>

“你此番损兵折将,辱我军威,罪责难逃!”</p></p>

“来人,速将此人拿下,斩首示众,以儆效尤!”</p></p>

“什么?!”</p></p>

“徐中郎,末将知错,但罪不至死啊!”</p></p>

樊稠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声音中带着哭腔。</p></p>

然而,徐荣却是面色冷峻,没有丝毫动容。</p></p>

“军法无情,樊稠,你身为将领却治军无方,致使军心涣散,此等行径,岂能轻饶?”</p></p>

说罢,他抬手一挥,身后的亲兵立刻上前,将樊稠架起。</p></p>

“徐荣,你不能这么对我!”</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