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柔呵呵笑道,信心十足。</p>
“原来他已经来了吗?!”</p>
“这,咱们不知道啊”</p>
仿佛是呼应王子的话语,推进至敌阵百余步外时,突然中军阵中一扛旗小校便仰面而倒。</p>
须卜严虽然急于报仇,但却也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p>
顶着泼天的箭雨,苏曜只管埋头猛冲,直到距敌三十步外时,他才伸手在背上一摸,抽出了武器。</p>
这位兵士即是在混乱中抢回了须卜嗣的尸体,也带回了这悲惨的噩耗。</p>
“孙儿啊,爷爷这就为你报仇。”</p>
一千五百余汉军,面对八千敌的泰山压顶之势,声震如雷。</p>
在苏曜身后,几十名铠甲精良的战士领衔数百持盾的刀斧手,分开枪阵一涌而出,嗷嗷着竟然跟着那红袍将军就冲了出去。</p>
大家都是小规模最多千人的侵扰,蚕食,相互驱逐,利则进,不利则退,进退自如。 而像现在这样,纠集近万大军,拉开架势正面拼斗,对每个人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与严峻的考验。</p>
“压根就没人看到是怎么回事。</p>
“这不是真的”</p>
“杀了他,只要杀了他,汉军就完了!”</p>
“苏?”</p>
须卜严沉声言</p>
“这伙汉军中显然是有能人。</p>
“他们,他们竟然想反冲我军大阵???”</p>
只知道我们明明都把头人护住了,前后左右都是咱们的人。</p>
虽然原计划是等到第四轮船半渡而击,那样能清空汉兵大半兵力。</p>
苏曜一点头,披上红袍,大喊:</p>
别说鼓舞士气,打击汉军锐气了,反而让己方受挫不小。</p>
但那箭就像自己长了眼睛一样啊!</p>
敌军正呈三面包夹之势,欲以泰山压顶。</p>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p>
现在甚至还折了一员强将,连老将军都动了肝火。</p>
本来装备上就稍逊一筹,压制汉军全靠须卜嗣等人的一手绝技。</p>
最好能阵斩或者俘虏其大帅。</p>
这对匈奴军是不可承受的事情。</p>
胡人脸上的表情清晰可见,那是震惊,夹杂困惑</p>
“杀杀杀!”</p>
如果不能尽可能的在此战多多的歼灭汉军,那么他们就将陷入隔河对峙的尴尬之中。</p>
必须要一战打疼,重创汉军。</p>
看到银甲红袍的苏曜昂首立于阵前,老将军须卜严哪还能不知道究竟谁才是杀了孙儿的凶手,登时眼冒凶光,目眦欲裂:</p>
得到报告的苏曜,抬头一看。</p>
若是之后再来的汉军也能保持这种水准,那对他们这些仓促集结的大军来说必然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p>
“.”</p>
但眼下,作为他须卜氏登上王位的首战,还是依老将军言,保险为好。</p>
“此人传说箭术超神,老将军切莫冲动,太过靠前呐!”</p>
也因此随着须卜嗣的阵亡,支撑他们战斗的勇气便瞬间消失,出击的胡兵纷纷败走而逃。</p>
在混乱之中,穿过重重人影,还要一箭命中咽喉?</p>
莫非,这都是天意?</p>
危局当前,张辽不敢擅专。</p>
须卜丹王子凝望河面,第二批渡船已经渡过中线。</p>
老将军须卜严紧紧压着胸口,转身道:</p>
“王子,末将请战!”</p>
“都督,叛贼好像全军尽出了?!”</p>
这要是让须卜严出战,把这伙汉军都歼灭在滩头,那他的整个战略就玩完了呀。</p>
“杀!”</p>
“不怕!”</p>
他们两千人的中军,背后还有两千预备队在待命,只靠几十甲士带刀斧手就敢反冲锋,该说勇气可嘉,还是急着送死呢?</p>
“杀!”</p>
他们虽然为大汉戍边,也研习汉家军法,但大多打的都是与各路杂胡和羌人的游击战。</p>
“镰,大镰刀?”</p>
“尔等的狗命,我收下了!”</p>
就在这如林的枪戟前,巨大的战镰一扫而过</p>
登时人枪俱断一片!</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