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回首洛阳(1 / 2)

回首洛阳

回首洛阳</p>

“苏都督真是日理万机啊!”</p>

郡守府内,处理完琐碎杂务,与便宜上司办好交接托管,准备出去溜一圈看看情况的苏曜突然被袁绍叫住。</p>

总算找到机会的袁绍也趁机赶紧上来套近乎。</p>

他倒不是不想在酒桌上谈,然而苏曜根本不给他机会。</p>

整整三天的时间,能见这小子面的次数屈指可数,这让自诩名门之后走到哪里都被人簇拥,受人瞩目的袁绍很是不舒服。</p>

只见他脸上豪爽,侃侃而谈,在看似热情的寒暄中不时表露自己的家世,能力,展现了高超的社交能力。</p>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p>

既然以通关,重新统一全国为目的,那前往洛阳,搜集情报,并且趁着朝廷现在还没崩溃,尽可能将获得战功和声望结转,取得更大的收益,便是必然之事了。</p>

于是他只得无奈再讲了一下,苏曜杀小黄门后朝廷的下达的敕令,以及大将军与他袁绍是如何为苏曜作保等等等等的。</p>

简单来说就是靠潜行者技能,利用机制提前爽了一把比两千石使匈奴中郎将的大权。</p>

只要他再次来到这里,一声呼唤便可轻易召出一支忠诚于己的力量。</p>

那么在这里交好袁绍,接过他的橄榄枝,显然是未来可以加入袁绍势力的重要前置。</p>

所以苏曜现在才在利用战时的特殊状态,走一路招一路人,白嫖这些雇佣兵给他猛刷军功和战利品等收获。</p>

战时动员,战后解散是其一大特点。</p>

袁绍有点意外,还是点头应是,这是常例。</p>

“那御史现在是打算怎么个意思?”</p>

这个nPc已经多次触发了来邀请他事件,苏曜当然知道,不过是刻意屏蔽掉了。</p>

苏曜又问道</p>

苏曜都不知道。</p>

“那我能带多少呢?”</p>

“另则是,绍久居京中,对朝堂之事颇有所知,若都督有何难解之处,也可随时访吾于舍下,都督但有所闻,某必知无不言。”</p>

其在河北建立的势力堪称汉末天崩后最强军阀之一,在官渡之战失败前其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定鼎天下的诸侯。</p>

毕竟这些胡人现在看起来对他敬若神明,若是他领着这么一帮义从回京献俘,即便是只能在城外驻扎,但就那些骄兵悍将的架势,怕是京里有好些人都要睡不安稳了吧。</p>

当然,更关键的就是苏曜这一路都在赢赢赢,这就很微妙了。 袁绍就只能半路把军情上报朝廷,等侯新令了:</p>

虽然在来的路上,他便已听王柔说了这位门下督的特立独行,有了心理准备。</p>

“什么??”</p>

苏曜点了点头,对于这件事情,他只有一点在意的地方:</p>

袁绍虽然人设是好谋无断又自负多疑,但其在家世加成的威望下也一直做着礼节下士,广交豪杰的事情。</p>

果然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p>

不过心中碎碎念,袁绍一点没表露外。</p>

可以说在大汉崩溃前,他就已经在不停的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了。</p>

“这么说来,袁御史此次是来干嘛来的?”</p>

“大功?募兵?”</p>

因此,在本地作战和异地作战时能够动员调动的数量差别也很大。</p>

袁绍袁本初,四世三公的名门之后,先是鼓动何进诛杀十常仕,后在董卓专权时逃奔冀州,开始了自己的割据之路。</p>

然而真的领教后袁绍还是只能高呼一声,自己见识少了。</p>

结果没想到,苏曜自己一步到位,不但成了正牌的别部司马,还在王柔将军帐下效命平叛。</p>

虽然他之前一直以立足并州为战略目标,但,若是有机会介入一下洛阳的事件,他也不会拒绝。</p>

“若是提及这些汉家儿郎,都督自可放心带上,倒不如说是多多益善才是。</p>

能够有机会带兵入京,这是苏曜没想到的。</p>

仗打完了,这些人是要回家的。</p>

能自己单干,他又何必寄人篱下。</p>

真是见鬼了,像他袁绍一向折节下士,广交天下豪杰,自问什么奇人没见过?</p>

是啊,朝廷本来是要封苏曜假司马,着其率部入京觐见,听候任命的。</p>

若不是看他打仗和为政管理皆有一把好手,袁绍还直道这怕是哪个山里跑出来的野人吧。</p>

“御史怎么会问这种常识性问题?”</p>

不过很可惜,他俩是完全没在一条线上。</p>

现在的苏曜已经开始稍稍的认真对待剧情事件,对于袁绍的来意他也猜了个大概。</p>

一六七.一零零.一零七.一七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