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咱们投了(2 / 2)

他已经亲眼见到了苏曜在阵中大杀四方的样子,也知道了骨都侯是如何死的,所以说他才焦急如斯。</p>

他们两兄弟已经明争暗斗了好几年,这次呼延骏也正是怕战败后被他找理由阴了自己,所以才不要命似地跑回来。</p>

这一下子葬送五千余,真就是钻心剜骨。</p>

一六七.一零零.一零六.二一</p>

也无怪乎本就宿疾缠身的左贤王,直接一病不起,再也管不了这两个兄弟的家事。</p>

于夫罗看着那面无表情默不作声的苏曜,没有一点头绪。</p>

故此,本轮出战动员的战兵也不过就是万人多点,而派往云中,由呼延骏率领的那7000骑全是当打的战兵,已占了总数之大半。</p>

是的,他们这帮匈奴人也学汉人玩起了嫡长子继承法。</p>

或者说是已经反应过度了。</p>

看着那一张张兴奋又坚毅的面孔,恍然间苏曜竟有种错觉。</p>

就盼着弟弟们当完了单于能轮一圈给他的宝贝。</p>

于是有了这惨痛的血的教训,他们这些南匈奴的后人们便也学起了大汉的经验。</p>

只能打起了没完没了的嘴仗。</p>

匈奴人自文化进步,也开始编户齐民以后,便以帐为户,每户出一个半人的名额。</p>

呼延骏的脸都涨绿了,心知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想逼死自己,好铲除他这个竞争对手。</p>

呼延骏急得嗷嗷叫,他虽然是领万骑的大将,但调兵权却在其父左贤王手中,而现在又握在大王子呼延鸣手里。</p>

然而这件事由自私引发的变法最终在另一个自私的人手上引发了灾难。</p>

于是乎现在这两位王子在这五原城内竟是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p>

看着这逐渐壮大的队伍于夫罗欣慰之余不禁又有点担心。</p>

这除了他本身年龄较大患有头疾外,更关键的原因还是这个打击太惨烈了。</p>

看着站在病榻前争执不休的两位王子,呼延家族的众人们无不怨恨老王,还不如干脆死了好使。</p>

此刻仿佛不是马上就要天崩的汉末,而是威加海内的汉唐盛世之巅。</p>

于是,听着这个弟弟不断的絮叨危险,危险,危险,呼延鸣一拍桌子</p>

他和战兵有着本质的不同,是最大可征召兵力的意思。</p>

那面对苏曜如此大摇大摆的行军,左贤王这边会有何反应呢?</p>

草原游牧民:1321(金方严)</p>

但对于呼延骏声嘶力竭的警告,大王子呼延鸣却完全不予理睬。</p>

但现在,却又让他们这左贤王部面临了危机。</p>

答案是没有反应……</p>

而左贤王作为当今最大的部族,在黄河北岸的牧区有帐一万一千余,两个万骑编制下也不过胜兵一万六千余。 此乃是极限,平时显然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牧民都征召为兵的。</p>

这个死瘸子呼延鸣别的本事没有,嫉贤妒能的本事倒是蛮大。</p>

在苏曜感慨时,众人自然也不会停下,他们驱着缴获的牛羊马匹,推着一车车物资,大摇大摆的向九原郡的治所,五原县城进发。</p>

而调不来兵,就靠这6000人守城,老实讲,呼延骏信心不大。</p>

在他得知如此惨败后,怕不会再轻易出击,倒是这位苏都督又该如何应对呢?</p>

“一万骑的战兵啊,你居然只带回来不到两千人?</p>

丢盔弃甲,损兵折将,还害的父王头疾发作不省人事。</p>

我们必须动员所有人来保卫这里,不然他们会把我们全部都杀掉!”</p>

苏曜回首身后,那服色各异,种族不同的人都团结在他这一面旗帜之下。</p>

“呼延骏,都是你的错!”</p>

这都是因为昔年南北匈奴分裂的惨案教训。</p>

“闭嘴,真要如你说的那般危险,那了不起不打了就是,咱们投了!”</p>

“什么?!”</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