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的窗帘被撩起,乐禧还记得自己回来时的路,坐在马车上的她比往日都要轻快。
经过两天的路程,他们终于看见了县城的城门,第一次来县里的学子在感叹县城的城门真高,看着要比镇上的高一半。
街上的车水马龙也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都喜爱热闹,如果不是有先生盯着,有几个早就跳下车买东西吃了。
路上的伙食对乐禧来说是很好的,因为有热菜,菜里还有肉片,几乎人人都能吃到。
可是那些菜对于富家子弟来说就是难以下咽了,如果不是饿,他们是绝不会吃那些东西的。
岗河镇参加县试的一共十五名学子,统一被安排到了县书院的一处房间里,还好屋内的床铺是够的。
县试当天,辰时未到学子们就被先生叫起,每个人都要打理好自己的衣着,衣着不合规者是不被允许进入考场的。
不像乐禧想象的那样,考场不是由一间一间的小房间组成,而是在书院的一处院内,院子里摆放着几十张桌椅,桌上已经摆放好试卷,考生只要答题就行。
乐禧这一批是从巳时开考,午时结束。
考完一群人就围坐在屋内准备着吃午饭,先生说开饭,学子们才敢吃,要是被先生发现偷吃,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进县考试的这几天,是乐禧吃的最好的几天,她甚至有些舍不得结束。
大概过了一个月,县试结果就被送到了书院,马先生看见结果,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微微点头,因为他在上面看见了乐禧的名字。
马先生教书这么多年来,乐禧还是第一个还不到十岁就考过县试的。
消息传回岭前村,最先有反应的不是乐家人,而是乐地主,他也考过县试,只不过是在十二岁那年才考过的,他知道乐禧六岁考过县试是什么概念。
当晚乐禧回家就听乐老爹说明日要带她去拜祖宗。
乐禧想要拒绝,因为那会耽误自己学习的进度,可是大多数时候都不容她选择。
一大早,乐禧就穿上了新衣服,被乐老二牵着去到斋堂。
赵先生已经在斋堂里等候多时,他的脸上也满是笑容,正拜着祖宗,乐地主从斋堂外走了进来。
乐地主的到来,这让乐老爹十分开心,嘴角的笑就一直都没下去过,乐地主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用冷漠生硬的语气与乐老爹说话。
“辽五弟啊,来拜祖宗怎么不提前告知我一声呢。”
其实乐老爹与乐地主的亲戚关系已经很远了,属于乐家的旁支了,旁支拜祖宗这样的小事是不用告诉族长的。
“哎呀,族长说的是,我本来是想让我家老二亲自上门拜访的,没想到族长您自己来了。”
乐老爹说话时习惯低着头,这是他半辈子的习惯。
“五弟,我今日还有更好的消息带给你呢。”乐地主拿出一封红色的帖子,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亲”字。
乐老爹打开,他被皱纹包围的眼睛瞪的比往常都要大,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帖子里的内容。
站在他们身后的乐禧看见乐老爹这副表情,心里却有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