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蛇头山城堡(2 / 2)

马信反驳道:“郑将军此策差矣。我军跨海远征,利速战,不利久战。当时明军有整个福建为依托,而我军仅有厦金两岛,差距较远。且我军突然而来,荷兰夷必无防备,以有备攻无备,定当在极短的时间内攻克二城。”

洪旭也道:“确实如马提督所言,我军跨海而来,利速战。但郑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我军也确需登陆岛上,有一处稳固的基地作为后方。最好是一港口,方便我军战船停泊修养。”

宣毅后镇吴豪道:“藩主,荷兰夷城池难以攻打。二十年前匆匆修建的城池尚能够在万人大军的进攻下坚守半年之久,由此可见荷兰夷城池之坚固。虽然明军是因火器不足之故,攻打极难,但荷兰夷的人数也仅为明军十分之一。我军虽然装备较多火器,但较之荷兰夷仍有所不足,攻打二城,我军需要做好长期围城之准备。”

郑泰点点头,道:“吴将军所言极是。台湾城被荷兰夷精心修建了二十余年,其防御措施能力绝不寻常。我军确实要做好长期围城的准备。”

杨朝栋也起身道:“藩主,从老人的叙述可知,荷兰夷的城池确实不好攻打。我军的首要目标就是荷兰夷的战船,只要将战船击沉,赤嵌、台湾二城就是孤立的两个城池,孤城难守。以我军的攻坚能力,攻之不难。”

众将一时之间众说纷纭,都对赤嵌、台湾二城的能否快速攻克存在一定的疑虑。

郑成功看着通义何斌,问道:“何通义,你常年呆在台湾城,对台湾城知之甚详,不知有什么建议吗?”

何斌是福建南安人,曾是郑芝龙旧部,常年在荷兰殖民者手下工作,荷兰人任命何斌为通事,通过他来增加与大陆的贸易往来。

明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郑成功禁止大陆沿海港口及外国商船与台湾荷人通商。荷兰总督揆一因商船不至,货物缺乏,物价高涨,形势日窘,于是于第二年(1656奶奶)派遣何斌前往厦门与郑成功商谈通商之事。荷兰人答应每年给郑成功纳饷银5000两,箭支10万支,硫磺千担,以作为允许台湾通商的条件。郑成功正积极准备向江南进军,所以暂时答应了荷人的请求。

何斌在其中功劳巨大,得到荷兰人的重视,让他负责征收台湾的商税。一朝权在手,便把钱来领。也不知何斌出于何种考虑,悄悄暗中扣下荷兰人的商税三四十万两,结果行事不密,被荷兰人发现了。为求自保,何斌秘密前往厦门面见郑成功,献上一张有关台湾道和荷兰兵力分布、炮台设置的地图,鼓吹郑成功复台。

何斌也确实是个人才,他劝说郑成功:“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上至鸡笼、淡水,及至硝磺有焉。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进攻退守,真足与他国抗衡也。”

郑成功早有复台之心,有此一事,心中复台之心更加强烈,何斌联络的台湾岛上原居民的首领,更让郑成功下决心收复台湾。

何斌对此早有准备,道:“藩主,在下不懂军事,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觉得诸位就将军所言皆有道理。但台湾城被荷兰夷修建二十余年,确实是城坚炮利,正面攻打极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