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郑锦的决断(1 / 2)

简简单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较大的军事行动了,没有藩主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更何况这往返的军费消耗,都够招募三四千人了。

即便藩主同意了,这往返的时间上也需要一两个月,根本没有时间去训练啊,怎么看都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荒唐举动啊。

一向足智多谋的陈参军,怎么会提出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行动呢?仅仅是为了两三千人的兵源吗?还是有其他更深的谋划呢?

莫不是声东击西,瞒天过海之计,用以扰乱郑泰等人的视线?

看着诸将一脸疑惑,陈永华轻笑着等待郑锦的决策。

郑锦眉头紧皱,大脑在疯狂的转圈,陈永华这是什么意思?出难题给我?难不成是在怀疑什么吗?用这个举动以试探我?还是其他什么?

郑锦从中嗅到浓浓的阴谋的味道。原本的想法又涌上心头。

这事情很不对劲啊。

说阴谋有些严重,应该是提前计划好的。

计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信息资料太少了,无法判断啊。

跟这些当代顶尖的谋士比,自己还是差的太远啊。该如何决断?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合适的足够的兵源。

刚刚好,儋州就有一批合适的兵源,除了路程远点,花费的时间多点,其他看不出什么。

还是郑家军统治的地方太小了,人口不足,加上连年征战,死伤惨重,其统治之中,适合招募当兵的已经寥寥无几了。

不然也不会用海盗、山贼来凑数了。

招募兵员,各呈其能。

这是郑成功定下来的原则,他更清楚兵源枯竭,才给了郑锦,郑泰等人便宜行事的权利。

这是不是也在逼迫郑泰、郑袭他们暴露自己隐藏的力量呢?

一万的兵员更不好凑齐啊,这是个阳谋啊。

无论郑泰、郑袭能不能重组扬威、振威四兵镇,其明面或隐藏的实力都会受损。重组扬威、振威四镇,必然要抽调郑泰、郑袭隐藏的实力,不然无法在三个月内形成较大的战斗力,加上军械自理,一万人的军械,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更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啊;若重组不成功,也不打紧,军令完成不了,少不了要有处分,收回郑泰、郑袭几个兵镇也属合理吧。

无论怎么计算,郑家军明面上的军力则会大大增加。郑成功的直属实力也能较快的恢复。

在这个各方军力都吃紧的时候,别说增加一万八千人,哪怕只增加五千人,也是四个军镇的兵力,足够发起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了。

好计谋啊。

郑锦已经基本确定这就是陈永华的向郑成功提出的计划,并经郑成功同意的,否则没有精准的情报,他不会知道三千里外的小县城之中有座大矿山。

没有精准的情报,是无法得知这么具体的消息的。陈永华应该没有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吧。也只有一方势力才能够准确得知这个具体情况。